伊利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.80亿元股票配资系统,同比下滑8.24%,但稳居亚洲乳业第一,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.39亿元,同比增长12.2%。
今年一季度,实现营业总收入330.18亿元,同比增长1.35%,扣非归母净利润46.29亿元,同比增长24.19%。
营收增长疲软,利润正常释放。
当然也有一些小惊喜。
1,2024年度伊利拟现金分红77.26亿元,分红比例达91.4%,创历史新高。再加上公司表态将启动规模不超过20亿元的回购注销计划。
这么来看77.26 亿元现金分红+20 亿元回购,相当于100%派息了,这在 A 股消费股里都少见。
2,伊利一季报营收同比略微转正,同时销售费用下降,库存也出现下降,与此同时合同负债(预售款)开始增加,从某种角度来说基本面有企稳的态势。
3,2024年经营现金流217.40亿,创历史新高,大消费的现金流依然是其他行业不可及的。 ----- 我第一次和大家聊伊利的时候就和大家说过,乳制品行业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了,在伊利和蒙牛双寡头的格局下,整个行业已经处于成熟期了。
所谓成熟期就是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确定股票配资系统,市场份额也基本稳定,营收增长上不会有太高速的成长。
如果单拿出来几个指标来看,伊利这份体检报告不算优秀,比如个别业务增长乏力,比如负债率相比之前略微升高。
但在2024年乳制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降2.7%的背景下,今年全行业的经营面都在承压。
蒙牛2024年全年营收886.75亿,同比下滑10.06%;归母净利润为1.05亿,同比下滑97.83%。(剔除计提减值影响,蒙牛净利润为2位数增长)
光明2024年全年营收242.78亿,同比下滑8.33%;归母净利润为7.22亿,同比下滑25.36%。
新乳业2024年全年营收106.65亿,同比下滑2.93%;归母净利润为5.38亿,同比增长24.8%。
三元2024年全年营收70.12亿,同比下滑10.57%;归母净利润为0.55亿,同比下滑77.41%。
这样一对比,伊利其实也算说得过去。 ----- 客观来说,除了有国补政策支持的细分领域,大多数消费公司经营都不太容易,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一年来消费板块持续低位徘徊的主要原因。
伊利虽然不能和茅台这种具有定价权的消费企业来比,但好在属于大消费的赛道,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入,营收就算不增长,业绩还是能稳住。
因此,投资伊利要想赚钱,就抓住两方面,一方面是尽可能的拿到低估的筹码,赚估值修复的钱,另一方面就是赚股息的收入。
至于成长的钱,大家在买入伊利的那一刻起就不应该算在内,毕竟它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了。
我们判断伊利怎么样,其实就是看现在的估值和股息率对我们来说有没有搞头。 估值方面:保守只用2024年剔除商誉减值后的业绩为基准去对比今天的市值,伊利的估值仅为16pe左右。股息方面:(77.26+20)/1883≈5.17%。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,我认为当下的伊利估值肯定是不算贵的,至少可以吃到估值修复和股息的双重收益。
这时候,如果我们换个视角,把伊利当成红利股可能会发现别有一番滋味。
对于高分红的公司,最重要的不是它这次分红多少,而是未来能不能持续分红,而持续分红的最重要的后盾就是源源不断的现金流。
那么未来可能就会面临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。
同样是高分红,我们是选择像煤炭,银行,电力这种强周期行业,还是选择像消费这种弱周期且盈利能力有保证的行业?
不光是伊利股票配资系统,未来其他消费公司也都会面临“低估值+高股息+稳定现金流”的尴尬窘境。 全文完。
易云达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